延迟满足,才有自由

  • 作者:麦克船长(钟超)
  • 微信:sinosuperman

写在前面

今天我们来聊聊延迟满足(Delayed Gratification)和即时满足(Instant Gratification)。

1、儿童时期的延迟满足

棉花糖实验

聊到延迟满足,就必须提到沃尔特·米歇尔教授(Walter Mischel)的「棉花糖实验」。在 1960 年时, 米歇尔教授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宾恩幼儿园 600 名 4~6 岁的儿童进行了测试:小朋友们可以选择桌上的棉花糖、奥利奥饼干或椒盐脆饼,然后可以立即吃掉,或者等一会儿再吃。如果等一会儿的话,会得到奖励。

研究发现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表现,平均延迟时间为 15~20 分钟,有些小朋友延迟时间很短,有的则比较长。而 20 多年以后米歇尔教授追踪实验当年的小朋友们,发现延迟时间与学业成功存在正相关性。

而今天我想更多地从我自身的感受来看,在不同方面的延迟满足或即时满足,可能是幼儿时期就有的,也可以是成年后习得或改变的。但无论何时,我们都应该对此报以重视。

先讲两个我自己的例子吧。

黑加仑零食

我有一个哥哥。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,父母每隔一段时间会给我们购买很多零食,买什么也是我们自己决定的。回到家里,我和哥哥会共同决策,给这些零食按照好吃程度排个序。其中没吃过的零食,就靠我们推测。排好之后,倒序来吃,也就是先从好吃程度最低的零食开始。一直印象很深刻,有一个黑加仑口味的零食,在某次排序中,拔得头筹,但是最后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好吃。

暑假作业

另一个故事,也是来自于我和我哥哥,不过不同于上一个例子,这次我们俩有了不一样的表现。

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,寒暑假里,我都是先把所有作业做完,再开始玩的。尤其印象深刻的是,炎热的夏天里,我坐着小板凳,在床边写暑假作业,非常有画面感。而忘记是从哪年开始,哥哥在假期开始后,带着我先玩,我才跟他学会了「原来还可以先玩」。

延迟满足的背后,是意志力/自控力

「黑加仑零食」和「暑假作业」都是我很小的时候,延迟满足的例子,而且基本来自于主动选择延迟满足。

从相对没有那么好吃的零食开始,一直吃到最好吃的零食,整个过程的体验,是越来越美妙,充满期待的。而如果反过来,则会对后面的零食,越来越没有兴趣。最后结果就是某些零食,一直到过了保质期,也不会被吃掉。

暑假里如果先玩个痛快,最后赶作业,其实前面玩的就不够放松。而如果先把作业做完,就可以彻彻底底地疯到开学,100% 的放松状态。

如果考虑到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,或有影响,那么也不能说延迟满足就是可以先天具备的。但是先天还是后天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,本文也不是学术论文。

延迟满足的根本,其实是自控力/意志力。和前面提到的米歇尔教授一样,另一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利·麦格尼格尔(Kelly McGonigal),她有一本书叫《意志力》,也有译作《自控力》。按我的理解,自控力就像重力势能,从自控力很低的状态想爬坡到高自控力状态,需要克服很多,而反过来却轻而易举。

因此对于自控力,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形成,并且不能轻易打破。只有在高自控力下,才能形成对满足感的延迟有很强的掌控能力。

那么问个更根本的问题:延迟满足,确定是好于即时满足吗?

2、快乐理论,挑战延迟满足

记得中学时,听老师讲过一个关于「烂苹果」的小故事,给我的延迟满足习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

烂苹果

有一个中国老太太,和一个某国老太太(忘记是哪国了),各买了一箱苹果。一开始都有个别几个,没那么新鲜,有一点点要烂了的样子。中国老太太比较会过日子,都是先挑烂的吃。而外国老太太会享受,先挑好的吃。

于是,中国老太太几乎每次都在吃烂苹果,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原来新鲜的也开始变烂了。而外国老太太,先把好苹果吃完了,那些一点点烂的苹果,后来就烂得很严重,干脆就扔了。

结果就是,中国老太太吃了大量的烂苹果,而外国老太太虽然扔了一些苹果,但她吃掉的都是好苹果。由此引申说中国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在吃烂苹果。

当时年纪小,对这类很 SB 的瞎编故事,还缺乏足够的反驳意识,尤其是这种中国、外国的夹杂民族自卑感的瞎编故事。但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以至于我会去想:是不是我周末回家,可以先打两天红色警戒和扫雷,周日晚上再赶作业?

快乐理论

从「烂苹果」的故事里,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「快乐理论」。如果用快乐值,来衡量收益,并且认为苹果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变烂,那么先吃烂苹果的快乐值,始终与烂苹果关联。而先吃好苹果,最后的烂苹果全部扔掉,则快乐值都与好苹果关联。

唯一区别是数量,比如可能前者吃了 10 个烂苹果,后者吃了 5 个好苹果。每次平均快乐收益,必然是前者更高。

但这个理论角度对吗?

3、我们应该在哪个范畴内讨论「延迟满足」?

休闲娱乐,和完成任务,是完全不同的范畴。对于前者来说,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,我们应该关注与后者。

完成任务,关联着学习、工作、创业等等。这些是我们人生过程的基石。所以「烂苹果」引出的「快乐理论」,我们没必要去深入讨论对错,起码从「范畴」上来看,就已经错误了。

仅有正反馈刺激的奶头乐

而「完成任务」并不像「吃」那么本能,它需要我们去克服困难、主动思考、建立方法,过程中会遭遇负反馈与正反馈。而吃,在大多数情况下,仅有正反馈。

而仅有正反馈的事儿,如果我们持续做它,就会进入奶头乐的陷阱。典型的奶头乐,比如刷短视频、打游戏。因为它们有持续快速的正反馈,没有负反馈,所以它们本身就是「满足」,而我们应该做的是,在大尺度的讨论范畴中学会延迟它们。或者那些混杂正反馈与负反馈的事务,我们要学会延迟那些仅有正反馈的局部。

延迟满足重在顺序,而非时间

因此,我们讨论到这里就很明显发现,延迟满足的核心是「顺序」而非「时间」。而有的言论甚至愚昧地解读为「拖延」、「不能把握机会」,这就是理解错误了。

将仅有正反馈、靠本能即可驱动的事情,优先级排低。而把存在负反馈但又很重要的事情,优先级排高。

4、常见的延迟满足与即时满足

初阶对手 vs 浅度延迟满足

常见的即时满足,需要我们去延迟的,有这些:

  • 睡懒觉

  • 过量饮食

  • 玩游戏/刷短视频等手机、PC 娱乐内容

  • 冲动情绪

  • 炫耀(粗俗说就是装B)

……

这些显而易见属于即时满足的事情,如果我们放着重要事情不做,而先干这些,其实我们会很自然地产生负罪感。所以这些事情只是初阶的延迟满足对手。

初阶对手,基本都是完全处于我们本能,来满足我们的及时行乐。

中阶对手 vs 中度延迟满足

稍高级的对手,是那些并不那么明显的,比如下面这些。

  • 在家边看电视/视频,边学习/工作

  • 依赖二手知识,而怠于一手知识

  • 刷知乎、行业资讯 APP

……

例子会有很多,我们仅稍微说下这三个。

我们来看看「在家边看电视/视频,边学习/工作」。你确实在学习/工作,但是你的专注度会极大的降低。而事后你回顾,还很可能认为「我学习了一个下午啊」,其实是你看了一个下午视频,捎带着学习/工作了一下。

再来看第二个,什么是「二手知识」呢?就是那些把严重简化、略化的专业知识或内容,比如《10 分钟读懂 XXX》,比如用网红化的视频来讲一个原本需要下功夫的专业内容。看罗振宇《时间的朋友》跨年演讲、参加混沌大学的班级学习、报名朋友圈裂变分享的学习课程…… 这些都是二手知识。二手知识的危害是,你缺乏系统性学习与思考,而把学习和思考给综艺化、娱乐化、浅显化了。

刷知乎,会给你一种错觉:你也是精英人群(起码和他们混一个社区的)。刷行业资讯 APP(比如 36 氪、虎嗅这类),也会给你一种错觉:你也是创投达人、专业人士(起码是跟他们混在同一个平台的)。这些错觉,会让你对自我身份认知出现偏差,获得一种虚无的满足感。

高阶对手 vs 深度延迟满足

有些延迟满足,是更深层、更高阶的。面对的对手,也是更高阶的。

高阶对手的特点,是伪装成很正确的样子,实则对于已经进阶到高阶排位赛的你来说,会是更危险的敌人。

我这里就说一个影响很大的:

* 急于行动

其实当代年轻人,勤奋程度大多没有问题。但是过于勤奋,可能会形成急于行动的坏习惯。

对于执行力差的人,「先干再说」、「Just Do It」是很好的激励口号。但是对于执行力已经很优秀的人,「三思而后行」反而成了更重要的事。

对于行动力强的人来说,行动本身甚至可以给他带来快感。而这快感,恰恰就是一种「正反馈的满足感」,如果形成了对这种满足感的过度依赖,那么「行动」本身,就成了我们应该着力去延迟的满足,以避免思考上的「武断」,或行动上的「鲁莽」。

我们常听到的「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」、「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」,这些激励式的口号,都容易让我们变为「急于行动」的暴躁老哥。

但是这两者也要注意平衡,如果矫枉过正,又会变成「过于纸上谈兵」的人。

5、延迟满足的驻留时长

延迟满足,并不是一个「是否」的选择问题,而是一个需量化衡量的能力指标。延迟满足能力的量化,就是延迟的驻留时长。

你在延迟驻留多久以后,就需要给予正反馈满足了?比如我们常看到「你再写完一页,我就让你玩 10 分钟」这样的家长教育小朋友的场景。这里「一页」就意味着一个驻留时长。

对于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,也就是驻留时间非常长的人,他可能把全部工作全做完,甚至还能反复修改检查、打补丁、升级,再进入到正反馈满足阶段(休息或做其他事情)。而驻留时间短的人,可能做了 3 个小时,完成了一部分,他就要休息一下,娱乐一下。

这是表层的差别,更深层的差别在于心理层面。比如有的人对于情绪释放这种事儿,我曾经认识一个 19 岁当上大酒店的大堂经理的人,老板对其他员工宣传他 23 岁,是为了帮助他树立威信。而这个大堂经理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老板办公室来,跟老板发泄做情绪释放,而其他员工看到的,一直是一个没有情绪化的大堂经理。

这里面就体现出了延迟满足的驻留时间,以及驻留结束后的满足获得(情绪释放)。我们很难做到无限长,所以选择合理的满足获得方式,很重要。

而有的人,则能完全化解于无形,无论在商业谈判中的挑衅,还是下属的忤逆犯上,还是陌生人的出言不逊,他都能很好的自控、消解,这种人的驻留时间,某种意义上已经达到无限长了,也就是在某件事儿的延迟满足上已经做到完全内化了。

其他方面也与情绪控制类似,能将长驻留的延迟满足内化为习性,对自由就会有更大的掌控。自由是什么呢?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那句「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」。而不想做什么就不做,除了面对外部的选择权,更多是面对自己的,而这恰恰就是长驻留的延迟满足。

后记

总结一下,面对不同的「对手」,我们要做到不同深度的延迟满足。而延迟满足的驻留时间,则量化了我们在相应深度上的延迟满足能力。有意培养,刻意练习,用延迟满足来帮助自我成长,是一个长期课题,我也在路上。

对于延迟满足的实操,如果日后我有更多梳理,会再行文。也期待与朋友们的讨论,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:sinosuperman 。